|
杨景芝: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0-02-15 11:51来源:学艺汇 少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,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。教学时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,在轻松愉快中发挥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。儿童大都有绘画的潜能,并非少数儿童独有的能力。因此,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,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。 杨景芝教授: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,首都师范大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、教授,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秘书长 1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 儿童绘画训练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画外所获得的那些东西,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;绘画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,促使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;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等。 换句话说,儿童绘画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,而是 通过绘画能力的训练培养人的智能和悟性。当然,有绘画天赋和潜能的儿童经过科学方式的教育引导后,有一部分会成为艺术家,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。 2儿美术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? 少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,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。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,在轻松愉快中发挥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。儿童大都有绘画的潜能,并非少数儿童独有的能力。因此,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,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。 3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,如果任其自然发展,就会停滞不前,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,向其灌输绘画技巧,反而有碍孩子发展。 “美术不是提高人的技能,你看低了,而是提高他的人文素养,提高他的艺术修养。人需要吃饭,需要物质生活,另一半是精神生活,美术的作用在这儿。” ▲“绘画潜力”理论。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·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,儿童在10岁前,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,与智力、认知能力同步发展。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,绘画并不是少数“天才”独有的能力,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,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。 ▲“发现学习”理论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(J·S·Bruner)认为,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、转换、储存和应用的过程,而且是主动学习、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。由此看来,儿童也是发现者,具有自发学习的能力。 ▲“启发教育”理论。杨景芝教授认为,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齐,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,不断提出问题,引导孩子去注意、去思考,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。 4如何教孩子画画? 1、要有正确的观念 绘画能力是孩子先天具有的潜能。在10岁前,孩子的绘画力是与智力、认知能力同步发展的——《创造与心智的成长》。 2、要有正确的方法 宝宝们的画画没有对和错,只有好与不好。多鼓励才对! 3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观察资料 孩子不是不会画画,而是不会观察,要想教孩子画画,就应该教他们学会观察,而不是“如何画”这个观念转过来,就可以教孩子。 5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 教师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主导作用,他自身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,能在艺术的高起点上去启迪儿童,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去丰富孩子的情感,优秀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、爱好、兴趣、性格,然后因势利导,谆谆善诱。 6将兴趣长久保持,就一定能成才 我的女儿5岁时,我就鼓励她依靠知觉写生,锻炼她的观察力和视觉造型语言表达能力,对她的绘画启蒙比较早。我觉得,如果儿童能长久保持绘画兴趣,就一定能成才。我女儿从幼儿起一直把绘画当游戏,并没有当作志向去刻意追求,直到她读初中三年级时,才决定报考美术专业学校,仅用不到一年的部分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练习,就顺利通过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试。 7像与不像不是评判儿童画的唯一标准 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家长说孩子画的画,苹果不像个苹果,猫不像小猫的.... 如果大人以像与不像作为评判儿童画标准,而不从儿童独特的创造力方面考虑,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绘画兴趣。是否是一幅好的儿童画主要看画面是否生动,有想象力,有创意,是否表达了孩子自己的情感。儿童有独特的造型语言,这种造型能力是非常可贵的。 8临摹式的少儿美术教育适合儿童吗? 美术教育长期作为一门技能课,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教,才会画,于是卡通画、简笔画成了孩子们学画的教材,慢慢地孩子们习惯了临摹式的教育,老师画什么,孩子跟着画什么,渐渐地,孩子们丧失了绘画的自信。 面对孩子们无助的眼神,听到他们说“不会”时,作为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。不是孩子不会,而是教师不相信他会。如何引导孩子去掉恐惧心理,产生自信心,远比给他们示范要重要的多。让孩子们自由表现、自由探索,使他们在创造中得到自信,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。 9素描是否越早学越好?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早早接触素描,仿佛素描才是真正的学画开始,不少教师也生硬地把“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”套在孩子们的头上,这不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与年龄特点,因为素描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的理性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。 在儿童自身发展的过程中,他们的绘画能力存在着一条发展轨迹,尽管个体之间由于先天素质存在差异,但对每个孩子自身来说学习的过程应遵循这个轨迹。否则,拔苗助长不说,极有可能因此扼杀了孩子的绘画兴趣。 我建议初二以后开始学习素描也为时不晚。当然,由于个体的差异,孩子在较小的年龄成功地度过了儿童画的黄金期,对客观认识与理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,学习的时间也可以提前。 名茅美术秉承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理念,用艺术启迪智慧, 尊重、挖掘、保护孩子已有的艺术天赋,坚持以大教育的视野开展“小而美、小而精、小而专”的社区美育与软硬笔书法培训;积极探索一条多元化的美术与书法教学的途径,全面提升孩子的艺术创造能力、美感和艺术涵养。关注名茅美术官方微信(ID:topart180),了解更多栏目动态与书画知识。 名茅美术转载发布内容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,我们希望在资源共享的同时,与您共同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生态,谢谢。 |